一是实施项目化运作。将涉及新建和改扩建的中小学逐一立项、逐县列出任务书、逐校明确时间表,实施项目化管理。抽调教育、编制、发改、财政、人社、国土、规划、住建、金融等部门骨干组成项目组专家库,分组包靠县市区、具体指挥项目建设。二是畅通招财融资渠道。在统筹中央、省、市财政专项资金向学校工程倾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县市区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调动镇街政府投入。积极与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商业性银行合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融资模式,争取低息、政策贴息贷款。对新建居住区配套学校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前置审核,实行教育设施“交钥匙”工程。三是大力扩放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探索推行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深入实施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教师跨校流动。全面推行学区制建设,坚决落实义务教育“零择校”政策。自2015年实施破解中小学“大班额”工程以来,全市累计投资99亿元,开工面积、竣工学校分别达333万平方米、221所,招录教师9227人,新增优质学位19.4万个,破解大班额新增班数、新增学位数、引进教师数均位列全省第一,我市中小学大班额比例已成全省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