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全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属各开发区文教局(教管中心、教管办),各直属单位、学校:
现将《全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潍坊市教育局
2014年3月3日
全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教育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根据《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教基一〔2014〕4号)、《关于在全省大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意见》(鲁高工委通字〔2014〕21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教育工作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三个倡导”基本内容,针对不同教育类别、阶段及师生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广大师生的思想意识、精神世界和学习生活中,激励广大师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努力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远大目标做出应有贡献。
二、教育目标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细化为贴近学生实际的具体要求,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主题活动等渠道,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感恩教育、友善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为切入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引导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实践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在价值内涵上认知,在思想感情上认同,在学习生活中践行,使之内化为师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为全社会形成良好道德风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活动内容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做好结合文章,将其与事关教育、面向师生开展教育的各方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协调推进,持续推动。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以德育课程为载体,通过学科课程渗透、校本课程开发,在德育、语文、历史等人文课程教学中,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革命传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通过音乐、美术、体育等艺体课程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奋力拼搏的顽强意志以及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课程教学中,注重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教育,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广大教师要进一步强化立德树人教育观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通过积极开发微课程等形式,探求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和途径,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细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和本质。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树立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着力打造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环境,让校园里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室一墙都能起到教育的作用,使学生时时、处处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和影响。
要将“三个倡导”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有形的方式展示出来,充分利用好校园网、校报、板报、宣传橱窗、学习园地、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文化走廊、LED显示屏等平台,通过张贴宣传画、展示宣传标语、播放主题视频等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让学生熟读熟记,融化在心灵里、铭刻在脑子中。要积极开展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学生等创建、评选活动,通过表彰激励,促进学生实现自我约束、自我规范、主动成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的设计、创造过程,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帮助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并内化为自身素质和自觉行为。要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传统文艺校园行等活动,通过音乐剧、课本剧、诗歌咏诵等形式,打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色文艺活动,激发学生抑恶扬善、弘扬正气,追求高雅的情怀和情趣。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各中小学要充分挖掘、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滋养未成年人心灵、陶冶道德情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各学校要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充分利用语文、传统文化等课程,利用早间、课前等时间,运用吟、诵、咏等多种方式,开展传承经典、诵读经典活动,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营养,从而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把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省市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经典诵读比赛,在参与中激发其学习热情,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精神。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一要加强感恩教育。利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和班队会、“国旗下演讲”等时机,开展孝亲、尊师、敬老等主题活动,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享受感恩。二是开展友善教育。通过开展“手拉手互助组”、城乡少年结对子、关爱弱势群体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善心和同情心,养成助人为乐、乐善好施的优秀品质;通过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心理小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信任意识、团队意识,学会相信他人、团结协作。三要加强诚信教育。利用“千名名家进校园”工程,请劳动模范、道德模范、最美人物、成功人士等进入校园,通过主题报告、文化讲座等形式,加深学生对“诚信”价值和意义的理解与认同;开展“诚信承诺书”签名活动,引导学生在考试不作弊、说话不撒谎、承诺要兑现等方面践行守信;加强评价激励,将学生的诚信表现纳入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并记入学生成长记录。
(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道德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各中小学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养成好思想、形成好品德。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开学和毕业典礼、入团入队仪式、成人礼仪式等时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意识。利用升旗仪式和国旗下演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使命感。利用春节、清明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庆日以及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祭英烈”、“学雷锋争做美德少年”、“童心向党歌咏活动”、“向国旗敬礼”、“日行一善”、“认星争优”等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爱国情怀和感恩意识。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充分利用博物馆、烈士陵园、档案馆、展览馆、科技馆等场所,深入开展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教育。依托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校外实践活动基地、青少年宫、乡村少年宫等校外活动场所,创建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完善活动机制,组织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工业体验、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创新精神,实现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衔接互动。
推动志愿服务活动。要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以上学校成立志愿者或义工组织,并建立学生志愿者的登记注册、活动记录、嘉奖回馈等保障措施。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牵手留守儿童、关注环境保护、厉行“三节”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爱心公益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要明确学生在学期间参加志愿服务的要求,将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情况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
(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师德建设相结合。要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示范作用。在中小学广泛开展“我的学生我的爱”、“寻找身边的好老师”等活动,通过演讲比赛、学术讲座、座谈交流等形式,增强教师的职业光荣感、责任感和幸福感,遵循“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要求,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示范者。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入职、培训、管理全过程,在业绩考核、职务聘任、评优晋级等方面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利用“师德建设月”加强师德建设,开展寻找学生最敬佩的好老师活动及我身边的“劳模”征文、演讲、摄影展等系列活动,注意发现和培育本区域、本单位的先进师德典型,以庆祝教师节和表彰优秀教师为契机,表彰宣传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和师德标兵,发挥模范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立足岗位、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深入推进“亲子共成长”工程,构筑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网络。各中小学要充分利用每学年4次8课时的家长课程,提高家长学校授课水平,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素质;继续开展“家庭教育农村行”活动,深入农村学校,宣传先进家庭教育理念,提高农村家长素质;完善、推广家庭教育微信平台,传播家庭教育知识,进一步提高知晓度和影响力。加强中小学校家长委员会建设,完善家长开放日、驻校轮值、家委会评价学校等家校共育基本制度,充分尊重和发挥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评议权,维护和保障家长和学生权益;加强家委会组织机构建设,完善市县两级家委会联合会组织,统筹协调全市学校家委会积极开展工作。要加强与党政工团妇等各职能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建立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加强与社区的协作,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建立学校与社区共同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双向”机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综合治理,加强对KTV、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的监督,为中小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方案,精心组织、明确责任,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同时注重工作创新,确保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扎实有效推进。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学校要积极利用校园网、广播等,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宣传栏、文化墙、橱窗、黑板报等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重要意义在醒目位置进行展示,引领广大师生自觉和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促进广大师生在参与活动中振奋精神、获得启迪。
(三)完善机制,确保成效。各中小学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动员、引导和鼓励广大师生、家长积极参与,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并使之成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
(四)总结经验,培树典型。各县市区和学校要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表率力量和导向作用,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活动氛围。同时要做好活动资料(文字、图片、视频等)的收集、整理工作,将活动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经验和做法,及时报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