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欢迎进入潍坊教育局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报道
《山东教育报》1版头条:高密:写好优质均衡教育“奋进之笔”
2018-05-17 【浏览字号: 来源:

  “去年,孩子上学,到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没报上名,因为不在招生片。按照新的划片招生政策,我们到滨北学校顺利报名入了学。”学生家长王馨怡高兴地说,滨北学校同样是好学校。

  王馨怡所说的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原先是大班额、旧校舍。去年建成新校区,一校两区扩增800多个学位,班额降到43人,家长拍手称好。

  这些变化,源于高密市教育惠民“1号工程”的实施。近两年来,高密市把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作为教育“1号工程”,市委书记、市长多次现场调度,以县为主大力度建设学校幼儿园,扩增学位、补充教师,促进了全市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针对学位不足问题,投入36亿元建学校幼儿园,扩增学位1.28万个 

  2013年,高密市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验收,教育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由于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城区学校大班额随即成为新问题。

  “当时,城区只有8所初中、24所小学,而每年新增外来入学人口平均1100多人,学位根本不够。”高密市教育局局长杜启强说。据统计,有400多个班级超出规定班额,城区学校老旧、校园狭小、生均面积不达标,制约着教育发展。

  2016年7月,高密市委常委会果断决策:把解决大班额问题作为首要民生任务,全面改扩建城乡学校幼儿园。

  “坚持‘以县为主、一体推进’,城乡学校幼儿园一体规划,改建校舍和破解大班额一体推进,土地资金等问题一体解决。”高密市市长王文琦说。

  “市政府和镇街分别负责市直、镇街学校幼儿园建设。对镇街项目,市财政按照工程总造价40%的比例进行奖励,先行拨付20%的启动资金。同时,建立绿色审批通道,减免建设费用,优先供应土地。全市投资36亿元,建设106所学校幼儿园。”杜启强告诉记者。

  在城区,市财政投资10亿元,高标准建成高密一中新校,并完成整体搬迁。采取补位办学的办法,将一中老校区改建成九年一贯制滨北学校,破解了城区北部缺少优质学校的问题。投资5亿元,重建、迁建高密五中、高密二实小等4所学校和3所幼儿园。密水街道结合老城区改造,筹集2.7亿元,翻建立新中学、崇实小学等7所学校幼儿园。去年秋季,这批学校启用后,城区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在农村,夏庄镇投入9000万元,重建2所小学,新建3所幼儿园,实现中小学全部用上新楼房、新设备,双中心园都是省示范园,村办园达到省级办园标准。姜庄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靠上抓校建,征地60亩,筹集4300万元,7个月建成姜庄小学新校。教室全部配置85英寸触控一体机,并配齐各种特种教室,还预留学位200多个。投资1000万元,同步建成双中心幼儿园。

  “新校启用后,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市政府组织对各镇街重点工作满意度电话随访,姜庄镇教育得了满分100分。”姜庄镇教管办主任周福祥告诉记者。

  偏远的注沟区经济基础弱,但党委、政府舍得花钱办教育,投资4000万元重建中学、小学,配套建设学生公寓、食堂、体育馆。家门口的学校办好了,不少在外地上学的学生又转回来了。

  “到2017年底,全市完成新建、改扩建82所学校幼儿园,新增学位1.28万个。另有24所在建,今秋开学启用。届时,大班额问题可全面解决。”杜启强说。

  针对教师不足问题,创新补充培养机制,3年新增教师1300人 

  创办优质均衡教育,关键要有数量充足、师德优秀、专业精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现实问题是,一方面,教师总量超编;另一方面,教师结构性紧缺。这个矛盾怎么破?高密市创新教师补充机制,解开了“问题扣子”。

  去年,大学毕业的高雁羽报考事业编教师,结果没考中。正当她郁闷时,接到了高密市招考合同制教师的通知。“很幸运,被录用了。我非常珍惜这个机会,一定当好老师。”她说。

  考取合同制教师的,高密市还有233人。这批青年教师,全部被安排到化解大班额学校,以满足新增设班级需求。

  “合同制教师由人社局和教育局公开招考,享受和同资历的在编教师一样的工资待遇,由市财政核发。”高密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孙烈勇告诉记者,“我们建立了准入退出机制,合同制教师可以报考在编教师,不合格的则解除合同。”

  记者了解到,针对教师缺口问题,高密市调整编制管理,事业编向教育倾斜,加大教师增补力度。同时,设立临时周转编制专户,2016年到2018年,每年招聘合同制教师200人。

  2016年,高密市招考事业编教师210人,合同制教师200人,新教师补充的数量是历史上最多的。2017年,事业编教师招考人数提高到238人。由于合同制教师中有33人考取了事业编,该市又按照“考走多少递补多少”的原则,把200名合同制教师的招考计划追加到233人。同时,再增加一年招考计划,2019年继续招考200人。

  “加上今年500人左右的招考计划,

  近3年补充新教师达到1300多人,有力加强了教师队伍。”杜启强说,“现在,培养青年教师成为新的课题。”

  为此,高密市组织了青年教师培训班,开展了入职培训、师德培训、教研培训等菜单式主题培训,促使青年教师尽快进入角色。通过名师大讲堂、名师工作室、线上线下联动教研等方式,提高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各学校也开展了多样化的培训活动。高密二实小把培训重点放在课堂,基本功比赛、汇报课、达标课、星级课堂、教学大奖赛连环推进,20多名新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我们采取个性化培养的办法,为每名青年教师配备骨干教师、班主任、中层干部、分管校长4名导师,每周开展跟踪听课、举行展示课,每月开办青年教师论坛,着力培养新的骨干。”崇实小学校长李常学说。

  “不但注重业务成长,还关心教师的生活。我们投入800多万元,建设标准化乡村教师周转宿舍500套,统筹解决吃住行问题,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孙烈勇表示。

  针对跨区择校问题,设学区实行网络招生,引导800多名学生回流 

  由于历史原因,高密市城区的立新中学一直是学生和家长择校的焦点,造成班额严重“超载”,最高时单班突破65人。但在去年,立新中学缩减了招生人数,首次实现“零择校”。

  “这是因为启用了网络招生平台,挡住跨区择校生300多人。4栋新教学楼启用后,增加了班级,班额降到了50人。”校长高殿昌告诉记者。

  网络招生是高密市治理择校问题的新机制。去年以来,全市设立17个学区,绘制了对口直升全覆盖的“招生地图”,招生点明确到村居和小区。按照“招生地图”,该市自主开发了网络招生平台,全市中小学实现网络招生、阳光招生。

  “在实施前,我们公开征询社会各界的意见,广造舆论,形成共识。组织幼儿园、小学把学生学籍等信息,录入招生平台数据库。招生时,根据报名信息,现场与数据库信息比对。不在学校招生片的,无法进入系统报名录取,有效杜绝了关系择校问题。”高密市教育局副局长姚灵光说。

  据粗略统计,实行学区制和网络招生以来,有800多名学生回流到原属地学校。有家长感叹说:“走关系选学校行不通了。”更多的群众则为阳光招生点赞。

  结合学区制管理,高密市同步启动集团化办学,首批有高密市第一实验小学等3所优质学校分别和一所城郊薄弱学校结盟。按“一校长多校区”的模式,薄弱校挂优质校分校区牌子,干部教师由优质校一体调配。输入优质校资源后,3所薄弱校焕发出新的活力。

  “规范招生解放了学校,校长和老师不用为择校问题费心了,可以把精力放到专心办学上来。”高密二实小校长张新华说,学校开发了“家文化”课程,莫言故事、民俗民艺、家风家训等走进了课堂。所有学科取消书面作业,改为兴趣探究作业。丰富的游学实践,成为新的办学亮点。

  不单是高密二实小,全市涌现出一批特色学校。姜庄小学、夏庄小学依托当地扑灰年画、楹联等传统艺术,加强乡土文化教育,激发了办学活力。立新中学、北关小学等学校探索科技创新教育,在电脑机器人、3D打印、编程教学、创造发明等方面,成为领军学校。村级小学也办出了新亮点,像南直小学探索主题学习实验,课堂走向开放多元,给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启示。仅在2017年,高密就有10多所学校获国字号奖牌。

  “办好教育是重要民生,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优先发展。今后,我们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教育资源供给,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努力办更好更优质的教育。”高密市委书记杨建华说。(刊载于《山东教育报》2018年5月14日)

无标题文档

无障碍浏览 Copyright @ 2011 潍坊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05029468号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6396号17楼东区 电话:8799335 邮编:26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