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欢迎进入潍坊教育局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信息 > 实施素质教育 > 当社会敬佩的校长
范清秀:施以情感教育预防和解决学生“期末情绪”
2018-06-11 【浏览字号: 来源:寿光市教育局

  众所周知,学生到了学期末往往出现浮躁情绪,知识掌握或技能形成暂时停顿甚至倒退的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期末情绪”。其一般表现为:在校表现松散,有点“目无尊长”,目空一切,课堂上无精打彩,经常不自觉地走神,家庭作业完成质量不高,书写潦草,大有应付作业的嫌疑……,这一切都让科任教师恨其不争,没有经验的年轻教师往往采取增加练习量的措施,但效果又适得其反。其实,从客观上讲,学生的这种异常表现也算正常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期末情绪。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急,更不要畏惧或无视这种现象。如何让这种现象在最短时间内过渡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1.关爱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倾注爱心。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关心、爱护、宽容、尊重,要善于发觉学生的优点,充分鼓励他们。如对待学困生,教师要先找出他们差的原因,而不是只盯着他们表现不好的一面,忽略了隐藏的闪光点。要把爱的种子播种在学困生的心田,用爱让他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另一方面教师的爱并不是一味地对学生宠爱、溺爱,教师的爱应体现在“严”和“慈”上。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严要在爱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如现在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的宠爱、溺爱,在家里是“小太阳”、“小皇帝”,平时贪玩成习,不爱学习,作业拖欠,而且喜欢惹事生非。我们可以找其谈话,让其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与家长联系,做到家校一起抓,帮其改掉缺点。用爱来唤醒学生的学生的本位意识,杜绝“期末情绪”。 

  2.兴趣引导。以生为本,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办法很多,这里只想强调一点,即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既做学生的良师,更做学生的益友。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总复习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情感,把全班学生吸引到教师的周围,并及时给予他们直接的、有效的帮助,使他们顺利地走出困境,克服“期末情绪”。 

  3.体验激励。古人曾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时时学习的愿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成功需要的满足。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多加表扬、多加鼓励,让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教师多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机会,为他们搭起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激发学生参与的意识,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有所发展。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使他们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 

  如课前可适当利用2—3分钟请同学上台微展示,展示的内容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来决定。通过微展示,每个同学都得到锻炼的机会,胆量、自信心都有了提高,同时视野开阔了,学习积极性也随之水涨船高。 

  还可以开展让学生争当小老师的活动。每个同学都有表现自我的欲望,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与肯定。教师应当抓住学生好胜好表现的心理,开展让学生争当小老师的活动。学生可以当小老师为同学提供课外收集的资料、小故事等;学生还可以当小老师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每个学生都为自己都能当上小老师感到自豪,尤其一些较怕羞的同学,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增强了自信心,也能勇敢地走上讲台。 

  4.心语信箱。给学生一个倾吐真情的空间,让学生能坦然地排遣成长中的郁闷,这也是培养学生善于表达乐于倾诉的习惯。学期末,紧张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学生回首往事,感慨油然而生,心底波澜迭起,学生大有“万千话语凭谁诉”之感。利用这个时机,班主任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向老师写一封信。比如说学期就要结束,老师和同学们相处了这么长时间,有什么话要和老师说的吗等等,老师可以给大家更多的帮助,请每位同学给老师写一封信,说一说心里话,希望大家能满足老师的这一愿望。面对这些学生来信中反映出的思想动态和问题,班主任应认真分析、思考,尽快做一次个别或者集体性的谈话,感谢同学们对老师的信任,特别是感谢那些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对老师、对班级工作提出了指导性、合理化建议的学生。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谈话,同时配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如“人生、价值”,“如何认识青春萌动期的一些微妙心理变化”等),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解除心中的困惑和烦恼。 

  开展这样的活动,是老师了解学生的一个好办法。它可以让学生及时地、不受任何拘束地向老师反映自己的情况,倾吐心里话,既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又提高了工作实效。久而久之,学生有了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向老师倾吐,学习、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都愿意向老师“求教”,有利于老师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也有利于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5.加强家校沟通。家校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以及使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欢乐。因为学期末,孩子思想波动比较大,或多或少会受到来自家庭的影响,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教育子女的目标、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也不相同,解决这种“期末情绪”要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才能正确引导孩子成才,不能片面以成绩论英雄。通过教师家访,使他们参与到孩子每天的学习生活中来,正确理解“人才观”,深刻地体会到孩子学习的不容易,从而更加关注孩子,不仅关注他们的衣食住行,更关心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小伙伴的交往情况等等。让家长与孩子进行深入的沟通,加强对孩子各个方面的重视程度。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家校沟通,他们看到了父母的关心,也看到了父母的不易,进而能体谅父母、理解父母。和谐的家校关系增进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有利于亲子交流、有利于学校教育内容的互补,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而有效解决这种“期末情绪”。 

  总之,作为学校和教师,应该从多角度去分析学生、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善于把握一切机会对学生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度过每一个时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寿光市田柳镇植庭小学  范清秀 

无标题文档

无障碍浏览 Copyright @ 2011 潍坊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05029468号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6396号17楼东区 电话:8799335 邮编:26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