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欢迎进入潍坊教育局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报道
《山东教育报》1版头条:潍坊:构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长效机制
2018-02-20 【浏览字号: 来源:

  近年来,潍坊市着眼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聚焦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深入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加快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市域教育呈现出“各类教育协调、城乡区域均衡、质量优质高位、群众满意认可”的良好生态,有力保证了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在全省经济社会综合考核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潍坊教育工作连续5年排名第一。

  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质量提升机制 

  完善育人为本基本制度。潍坊市印发《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加快建立育人为本基本制度的通知》,建立全员育人导师、毕业生去向考核、学情会商、家长学生评议教师、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惩戒等12项基本制度,用制度保障和提升学校的育人水平。制定《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改革行动计划》,改变传统德育课程以知识为中心的做法,深化课程整合、课堂教学和考试评价改革,合理设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回归育人本位。制定《学科育人指导纲要》,充分发挥各门课程德育功能,同时成立潍坊市教学改革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学科育人的研究指导。

  实施学生全面成长“五个一”工程。潍坊市在全市中小学校开设“发现一位心目中崇拜的英雄、确立一条激励向上的人生格言、练就至少一项受益终身的体育项目、培养至少一种愉悦身心的艺术爱好、拥有至少一个服务社会的社区岗位”等内容的成长课程。出台加强中小学生社团建设的意见,设立校级、年级和班级三级社团,确保每一名学生每学期都能参与1~2个社团。现在,全市有学生社团9848个。该市在省内率先开设初中人生规划课,高中阶段全部开设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课程。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潍坊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点考查学生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能力水平,评价结果直接纳入高中录取。编制出台《潍坊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名录》,确定300处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育人功能。在全省对17市组织的3次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中,潍坊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最轻。20l7年,该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合格率全省第一。

  构建以均衡优质为目标的统筹发展机制 

  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机制。潍坊市大力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提升市区中小学建设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02亿元,新建和改造校舍面积419万平方米,中小学标准化率由40%提高到100%。大力消除大班额,全市大班额班级数由3824个减少到985个,大班额比例全省最低,新增班级数、新增学位数、引进教师数均列全省第一。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增加农村教师机动编制1445个,增加农村学校中、高级职称岗位1569个,设置农村特级教师岗位113个,投资1.1亿元建设镇、村教师周转宿舍27l5套。

  建立校际统筹发展机制。潍坊市出台《推进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的意见》,建立学校发展共同体346个,建立了统一管理机制、人才合理流动机制、教育教学一体化机制、捆绑考核评价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2016年,印发《关于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通过教育联盟、教育集团、教育学区、城乡共同体、“名校+分校”等形式,将所有农村及城区薄弱学校全部纳入结对范畴,促进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发展。2017年,出台《义务教育学区制建设实施意见》,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小学与初中纵向衔接、横向协作的办学格局,推动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建立各类教育统筹发展机制。潍坊市2016年预算内教育投入165.15亿元,教育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连续11年位居全省首位。自2012年以来,全市新、改、扩建幼儿园l246所,新增学位12万个,省级示范幼儿园达到265所。在城区新、改建48所普通高中,所有高中学生全部在城区接受教育。8个县(市、区)投资30亿元,建成5所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和3所山东省规范化中职学校,在全省率先实现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一所省规范化以上标准学校的目标。2015年12月,该市12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

  构建以职业专业为追求的队伍建设机制 

  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潍坊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化和完善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校长后备人才、校长遴选、职级评定、绩效薪酬、任期交流、延长任职年龄以及与教育部门交流任职、教育局长任职资格等一系列成熟的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276位新任校长全部从优秀教师、教育管理者中产生,新任校长平均年龄降到45岁以下。全市校长研究教育教学的时间由56%提高到82%,45%的校长出版了个人专著,涌现出一大批特级校长和齐鲁名校长,校长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显著提升。

  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潍坊市教育局、编办、财政局、人社局联合下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近3年,全市跨校竞聘教师1.3万人,落聘教师103人。基本建立起教育部门编制统一管理、学校按岗聘人、教师有序流动的用人新机制。

  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潍坊市建立“指标到校、自主竞聘、评聘合一、民主监督”的教师职称评审机制。指标到校:改变以往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分配职称岗位的做法,在国家、省确定的岗位等级与设岗比例范围内,由学校自主决定职称岗位的使用。自主竞聘:把职称竞聘推荐自主权下放学校,让学校按照“一校一方案”的原则自主制定竞聘方案,竞聘方案经全体教师85%以上通过后实施。教育行政部门坚持前置审核否决制度,确保推荐人选质量。评聘合一:将评、聘两方面统一进行。民主监督:评选结果坚持公开、公示,确保全校教职工100%知晓。建立事后追溯问责制度,变事前审批为过程监督和事后评价。

  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从2010年起,该市建立涵盖9.7万名专任教师的师德考核数据库,公布30条师德“负面清单”,一校一策、一学期一考核,职称评聘、评先树优全部实行师德审核前置。开展百名“美丽乡村教师”、百名“青年教师先锋”和百名“学科育人示范标兵”评选,多维度激励教师奋发有为,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构建以公平全纳为导向的供给服务机制 

  构建推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机制。潍坊市制定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医教康教结合、未入学适龄残障儿童调查和信息共享、残障儿童教育评估和安置、资源教室建设与管理、特殊教育教师培训、重点行动项目研究等8项制度,构建布局合理、医教结合、学段衔接、普职融通的特殊教育体系。全市残障儿童入园率和接受康复教育训练率达93.4%,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96.91%。教育、财政、人社、残联等部门共同印发《潍坊市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全市917名重度残疾儿童在家享受送教上门服务,接受适合需要和发展的教育。市教育局、市残联建立信息共享制度,覆盖全部未入学残障儿童。

  建立针对特殊群体的“教师妈妈(爸爸)”制度。潍坊市对孤儿、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建立个人档案,从生活和学习上给予特殊呵护。该市为322名孤儿、973名留守儿童逐一配备了“教师妈妈(爸爸)”。建立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保障机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全部由流入地政府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近入学,全市4.6万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区接受无差别教育。

  建立从幼儿园到大学全覆盖的学生救助体系。近5年该市累计发放资金12.8亿元,救助学生128.3万人次,没有一名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

  构建以共建共享为理念的社会参与机制 

  建立参与办学机制。潍坊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民办教育的意见》,建立“社会投资建学校、政府支持出师资、学校收费保运转、部门协调强监管”多方参与的办学机制。2012年以来,通过民办公助、公办民助、合作办学等方式吸纳社会资金达137.2亿元,民办中小学校达86所、在校生15.7万人,进一步满足了学生和家长的个性化教育需求。

  建立参与评价机制。潍坊市对涉及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切身利益的政策委托第三方组织听证,组织协商听证会议55次,涉及教师评价、师德建设、达标验收、评先树优、考试改革、职称评聘、教育督导多项工作。创建社会参与教育的民主协商机制。建立委托第三方组织专家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平,实施校长职级评定、后备校长遴选等制度,把评选的过程变成诊断、提升的过程。

  建立参与监督机制。潍坊市建立教育综合督导结果公开公示制度,每年市“两会”期间在《潍坊日报》全文刊登各县(市、区)教育综合督导成绩。建立群众满意度调查制度,委托潍坊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县(市、区)学校进行民意调查,作为年度考核系数。2017年构建教育工作满意度要素模型,包括6个维度、68项关键要素。建立教育惠民服务制度,组建全国首家教育惠民服务中心,畅通诉求渠道,建立投诉、立项、查处、反馈和预警快速反应的教育惠民服务机制。自中心建立以来,累计答复群众咨询15万件,为民办实事25万多件,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

  建立参与变革机制。潍坊市启动“亲子共成长”工程,成立家长学校,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专家引领、社会参与、市场推进”的家庭教育长效机制,形成“线上线下互补、专家教师结合、学校家庭互动”的家庭教育新模式。成立全国首个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市级家长联合会,14.9万名成员充分行使对学校办学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家庭教育已成为潍坊成功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秘密武器”。(《山东教育报》2018年2月19日)

无标题文档

无障碍浏览 Copyright @ 2011 潍坊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05029468号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6396号17楼东区 电话:8799335 邮编:261061